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咸安区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1939年

2025-07-11 14:54


抗日战争期间,咸宁沦陷7年。在这7年中,中国共产党和咸宁各界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敢于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特编写咸安区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伟大胜利。

1939年

1月初,日军扶持、利用汉奸组建的咸宁县维持会成立,徐达卿任会长。

1月,“何寰桢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共通山中心县委在马桥钱庄何家新屋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何家新屋集训),会议由中心县委书记何功伟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心县委组成人员、鄂南各县党的主要负责人和咸宁县党员骨干,会期近半个月。何功伟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会人员结合鄂南斗争实际展开讨论。会上,中心县委作出加强党在鄂南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抗日武装,建立以挂榜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同时,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决定:中共咸宁县委书记何功楷调中心县委工作,由李一戎接任县委书记,何功济任组织部长,钱远镜任军事部长,雷同任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

2月,197师1139团在柏墩毛坪附近双尖垴武长公路旁设伏,击毁日军汽车多辆,缴获部分步枪、机枪和弹药。

3月,汪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成立。

5月3日,日军角和部队数百人沿官(埠)高(桥)公路进攻大幕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7师师长丁丙权命令1140团胡大任部埋伏于高塘周、望墩一带山林内,控制周围的制高点。5月4日拂晓战斗打响。1140团官兵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援下,与日军在高塘周、望稼墩一带激战两昼夜。是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00多人,取得高塘周伏击战的重大胜利。6日,日军重新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再度组织进攻,197师由于弹药、兵员补充不济,于当日中午全部撤出阵地向后方转移。

5月7日,5月6日在高塘周被国民革命军197师击败的日军集数百兵力包围大屋万、畈背万、万家山等村庄,进行疯狂报复。在大屋万,抓住的46人集于村东空旷处,先用机枪扫射,再在地上铺垫2~3尺高的柴草,洒上汽油,焚烧毁尸;在万家山,日军抓住男女32人,先将男子押至村前的槠树下用机枪扫射,再将妇女押至一间小堂屋用手榴弹炸死;畈背万村29人,28人被捆住连在一起活活烧死,仅1人幸免于难。这次惨案除108名无辜村民被害外,还有420余间民房被烧毁,万家山谷硝烟弥漫7个昼夜。

5月11日,两名日军去大屋邵抢劫,行至章口陈时,被湘鄂赣挺进军第十八支队熊新旺部伏击,一死一逃。群众为避日军报复,逃匿山上。约一小时后,数百日军来到章口陈,发现没人,就包围附近村庄,烧毁大屋邵等8个村落房屋800余间,杀害村民25人。

5月24日,汉奸钱某向驻马桥日军密报中田畈有中国兵,40余名日军当即赶到中田畈。时值大农忙,农民多在田间劳作,日军见人就开枪射击,有的被刺刀捅死,有的用石磙碾死,其他人被捆于禾场上,用家具、农具堆垛围住,然后放火活活烧死。此次血案有18户被杀绝,72人惨死,195间房屋被烧毁。

6月3日,汉奸钱某在朱桥索贿未遂,便向日军报告该村驻有中国兵。是日夜,百余日军突将朱桥及附近各村落包围,在吴家岭、塘元山、樟树垴等高处设机枪射击点,乱枪射击。群众闻声四处躲避,各机枪点即交叉扫射,前后射死群众51人,耕牛10头,另外日军还烧毁民房400余间。

6月12日,震惊湘鄂赣三省的湖南“平江惨案”发生,导致中共通山中心县委、中共咸宁县委与上级失去联系,而且使包括咸宁在内的湘鄂赣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严重破坏。

7月,根据中共通山中心县委鄂城涂家垴紧急会议精神,中共咸宁县委将已经“露红”的党员和干部转移到西岭游家宕私塾学堂,县委机关也同时转移到这里。

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派何功伟北渡长江找党组织,黄全德到湖南找党组织,两人分头行动。何功伟与鄂豫边区党委取得联系,并奉命调往鄂西特委。

8月23日,日军一骑兵小队进犯鸣水泉、吴口一带,国民革命军134师获悉后,派出一个营进行伏击,毙敌数名,缴获战马两匹。

8月24日拂晓,36名日军为了报复,冲进塘口吴抓住男性青壮年11人,将其中8人押至后山脊用机枪射死;另将3人捆绑置于地上,每3个日军用刺刀乱戳1人,直到尸体稀烂为止。

8月,何功伟到达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鄂南工作。

11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王锡珍在京山县八字门找到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后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领导人李先念等,王向他们汇报鄂南的工作情况和处境。边区党委决定:鄂南党应继续设法与湘鄂赣特委取得联系,在未联系上之前,鄂南的工作暂归鄂豫边区党委领导。同时决定将鄂南已经“露红”的干部撤到江北,以便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再图发展。

湘鄂赣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五纵队第七支队由江西调到咸宁,支队长刘焕章,辖4个大队,10个中队,有1400余人,驻防双溪、高桥等地。

鄂一区保安司令部将阳新民间武装一部收编进湖北省保安六团第二营(营长周锡武),将第二营扩编为抗日自卫第一团(简称抗一团),团长周锡武,辖3个营,1200余人枪。

12月上旬,第九战区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进攻驻通城、蒲圻、咸宁之日军116师团。

12月18日,港下雷据点的两名日军到大屋雷的山嘴一带抢劫,遭伏击后,数十名日军赶来将大屋雷围住,把76名村民(多为60岁以上老人,还有2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抓到村头,用机枪将他们全部杀死。(日军报复行动仍未停止,此后数日在大屋雷田间地头道路上,看到人就枪杀,又杀害村民52人。)

12月29日,第二十七集团军一部分兵分南北两路向咸宁县城、汀泗桥攻击前进,前锋一度占领咸宁和汀泗桥两个火车站。(后因敌情变化撤出上述两个火车站。)

12月,日军第一次扫荡失败后,驻重兵于杨家畈(即杨畈)。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突袭官埠桥,将主力埋伏于官高公路两侧,派一个中队冲入杨家畈诱敌出击,日军中计,进入伏击圈后遭到第七支队主力猛烈火力打击,死伤过半,第七支队伤亡16人。

12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派张曙光和王源二人开辟金水流域党的工作,落实鄂豫边区党委关于设法建立一条贯通大江南北,连接鄂豫边区和鄂南地区的水路地下交通线的指示。

鄂南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完全转入秘密状态,为了不暴露目标,分散活动,潘际汉、钱远镜、黄全德、冯天仙、朱汉仙(改名王志明)到张公庙建立联络站,李平、张曙光在咸宁县城附近宝塔洲一带活动,殷正在柏墩建立联络站;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机关由仙人墩迁至张公庙。

是年,第九战区咸宁混成队进驻张公庙附近邓家村和孙家畈,队长杨玉春,辖2个分队88人枪,任务是搜集日军情报,破坏日军交通运输。(1941年调江西修水。)

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颁布实施《湖北省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食盐专卖暂行章程》,规定食盐由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经营,民众按人头按月凭证购买食盐。

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颁布实施《湖北省咸宁县政府筹备处戒烟暂行规则》,不准民众吸烟,只能吸食鸦片;设立戒烟局管理鸦片购入专卖事务。

(来源:咸安区档案馆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


抗日战争期间,咸宁沦陷7年。在这7年中,中国共产党和咸宁各界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敢于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特编写咸安区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伟大胜利。

1939年

1月初,日军扶持、利用汉奸组建的咸宁县维持会成立,徐达卿任会长。

1月,“何寰桢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共通山中心县委在马桥钱庄何家新屋召开扩大会议(又称何家新屋集训),会议由中心县委书记何功伟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心县委组成人员、鄂南各县党的主要负责人和咸宁县党员骨干,会期近半个月。何功伟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会人员结合鄂南斗争实际展开讨论。会上,中心县委作出加强党在鄂南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抗日武装,建立以挂榜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同时,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决定:中共咸宁县委书记何功楷调中心县委工作,由李一戎接任县委书记,何功济任组织部长,钱远镜任军事部长,雷同任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

2月,197师1139团在柏墩毛坪附近双尖垴武长公路旁设伏,击毁日军汽车多辆,缴获部分步枪、机枪和弹药。

3月,汪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成立。

5月3日,日军角和部队数百人沿官(埠)高(桥)公路进攻大幕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7师师长丁丙权命令1140团胡大任部埋伏于高塘周、望墩一带山林内,控制周围的制高点。5月4日拂晓战斗打响。1140团官兵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援下,与日军在高塘周、望稼墩一带激战两昼夜。是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00多人,取得高塘周伏击战的重大胜利。6日,日军重新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再度组织进攻,197师由于弹药、兵员补充不济,于当日中午全部撤出阵地向后方转移。

5月7日,5月6日在高塘周被国民革命军197师击败的日军集数百兵力包围大屋万、畈背万、万家山等村庄,进行疯狂报复。在大屋万,抓住的46人集于村东空旷处,先用机枪扫射,再在地上铺垫2~3尺高的柴草,洒上汽油,焚烧毁尸;在万家山,日军抓住男女32人,先将男子押至村前的槠树下用机枪扫射,再将妇女押至一间小堂屋用手榴弹炸死;畈背万村29人,28人被捆住连在一起活活烧死,仅1人幸免于难。这次惨案除108名无辜村民被害外,还有420余间民房被烧毁,万家山谷硝烟弥漫7个昼夜。

5月11日,两名日军去大屋邵抢劫,行至章口陈时,被湘鄂赣挺进军第十八支队熊新旺部伏击,一死一逃。群众为避日军报复,逃匿山上。约一小时后,数百日军来到章口陈,发现没人,就包围附近村庄,烧毁大屋邵等8个村落房屋800余间,杀害村民25人。

5月24日,汉奸钱某向驻马桥日军密报中田畈有中国兵,40余名日军当即赶到中田畈。时值大农忙,农民多在田间劳作,日军见人就开枪射击,有的被刺刀捅死,有的用石磙碾死,其他人被捆于禾场上,用家具、农具堆垛围住,然后放火活活烧死。此次血案有18户被杀绝,72人惨死,195间房屋被烧毁。

6月3日,汉奸钱某在朱桥索贿未遂,便向日军报告该村驻有中国兵。是日夜,百余日军突将朱桥及附近各村落包围,在吴家岭、塘元山、樟树垴等高处设机枪射击点,乱枪射击。群众闻声四处躲避,各机枪点即交叉扫射,前后射死群众51人,耕牛10头,另外日军还烧毁民房400余间。

6月12日,震惊湘鄂赣三省的湖南“平江惨案”发生,导致中共通山中心县委、中共咸宁县委与上级失去联系,而且使包括咸宁在内的湘鄂赣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严重破坏。

7月,根据中共通山中心县委鄂城涂家垴紧急会议精神,中共咸宁县委将已经“露红”的党员和干部转移到西岭游家宕私塾学堂,县委机关也同时转移到这里。

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派何功伟北渡长江找党组织,黄全德到湖南找党组织,两人分头行动。何功伟与鄂豫边区党委取得联系,并奉命调往鄂西特委。

8月23日,日军一骑兵小队进犯鸣水泉、吴口一带,国民革命军134师获悉后,派出一个营进行伏击,毙敌数名,缴获战马两匹。

8月24日拂晓,36名日军为了报复,冲进塘口吴抓住男性青壮年11人,将其中8人押至后山脊用机枪射死;另将3人捆绑置于地上,每3个日军用刺刀乱戳1人,直到尸体稀烂为止。

8月,何功伟到达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鄂南工作。

11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王锡珍在京山县八字门找到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后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领导人李先念等,王向他们汇报鄂南的工作情况和处境。边区党委决定:鄂南党应继续设法与湘鄂赣特委取得联系,在未联系上之前,鄂南的工作暂归鄂豫边区党委领导。同时决定将鄂南已经“露红”的干部撤到江北,以便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再图发展。

湘鄂赣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五纵队第七支队由江西调到咸宁,支队长刘焕章,辖4个大队,10个中队,有1400余人,驻防双溪、高桥等地。

鄂一区保安司令部将阳新民间武装一部收编进湖北省保安六团第二营(营长周锡武),将第二营扩编为抗日自卫第一团(简称抗一团),团长周锡武,辖3个营,1200余人枪。

12月上旬,第九战区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进攻驻通城、蒲圻、咸宁之日军116师团。

12月18日,港下雷据点的两名日军到大屋雷的山嘴一带抢劫,遭伏击后,数十名日军赶来将大屋雷围住,把76名村民(多为60岁以上老人,还有2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抓到村头,用机枪将他们全部杀死。(日军报复行动仍未停止,此后数日在大屋雷田间地头道路上,看到人就枪杀,又杀害村民52人。)

12月29日,第二十七集团军一部分兵分南北两路向咸宁县城、汀泗桥攻击前进,前锋一度占领咸宁和汀泗桥两个火车站。(后因敌情变化撤出上述两个火车站。)

12月,日军第一次扫荡失败后,驻重兵于杨家畈(即杨畈)。湘鄂赣挺进军第七支队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突袭官埠桥,将主力埋伏于官高公路两侧,派一个中队冲入杨家畈诱敌出击,日军中计,进入伏击圈后遭到第七支队主力猛烈火力打击,死伤过半,第七支队伤亡16人。

12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派张曙光和王源二人开辟金水流域党的工作,落实鄂豫边区党委关于设法建立一条贯通大江南北,连接鄂豫边区和鄂南地区的水路地下交通线的指示。

鄂南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完全转入秘密状态,为了不暴露目标,分散活动,潘际汉、钱远镜、黄全德、冯天仙、朱汉仙(改名王志明)到张公庙建立联络站,李平、张曙光在咸宁县城附近宝塔洲一带活动,殷正在柏墩建立联络站;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机关由仙人墩迁至张公庙。

是年,第九战区咸宁混成队进驻张公庙附近邓家村和孙家畈,队长杨玉春,辖2个分队88人枪,任务是搜集日军情报,破坏日军交通运输。(1941年调江西修水。)

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颁布实施《湖北省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食盐专卖暂行章程》,规定食盐由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经营,民众按人头按月凭证购买食盐。

伪咸宁县政府筹备处颁布实施《湖北省咸宁县政府筹备处戒烟暂行规则》,不准民众吸烟,只能吸食鸦片;设立戒烟局管理鸦片购入专卖事务。

(来源:咸安区档案馆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