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在咸安有这样一位老同志,致力研究桂花40年。在马桥、双溪、贺胜等乡镇,他有三个桂花基地共达1000余亩面积,育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日香桂、彩叶桂等品种,成为咸宁桂花研究知名的“土专家”。他就是咸宁市金银桂花源基地董事长朱锦春。
197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的朱锦春,40多年来只干一件事,就是致力于打造桂花源基地,与桂花结下不解之缘。他每年将各基地的桂花拍成视频,一为宣传桂花优势,二为记录桂花长势。
今年十一期间,在朱锦春双溪桥镇毛祠村的桂花基地里,花儿竞相绽放。金桂金黄喷香,丹桂似火如霞,银桂纯白如棉花,仿佛天上彩云坠落人间,美丽浮香。
10月3日, 秋日的太阳正烈,72岁的朱锦春正在基地指导工人如何给桂花施肥、浇水、除草、剪枝,传授管理桂花绝技。60岁的陈工说,他每天都会到基地来走走,摸摸桂花,看看长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心。
央视一套《农耕探文明》栏目走进他的桂花基地,航拍大景,又近拍金桂、银桂、丹桂等不同桂花的花形及颜色特性,品种齐全的基地极像一个偌大的桂花种质资源库。记者问什么,朱锦春都如数家珍,热情详细地讲述桂花苗木培育有何条件要求、桂花基地建设有什么技术讲究、桂花景观又该如何打造等。
他娓娓道出丹桂满条红、金桂、波叶银桂等种植技巧,道出施饼肥让桂花挂花期长,树叶更绿,让记者眼睛一亮,大为赞赏。当看到他匠心打造的“花瓶〞样不同品种的桂花造型时,大家的惊叹声在桂花林里定格成追星的膜拜。
作为咸宁市首席高级园林工程师,朱锦春多次在行业会议中倡导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咸宁园林绿化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如今,他不顾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深耕桂花种植领域,不断挖掘桂花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为桂花文化文明与一二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特约记者:胡剑芳 一审:钱维佳 终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