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在咸宁市横沟桥镇,一座占地14亩的老校舍悄然变了模样。昔日的栗林小学旧址里,没有琅琅书声,却时常传来“瞄准、屏息、击发”的指令——这里藏着一群退役军人的“秘密事业”:用11斤重的训练枪,带孩子们在激光模拟的“靶场”上,练出专注力、抗压力,更练出一股子“尚武强体”的真功夫。
2024年9月,从武警咸宁支队转业的刘城带着几位退役军人伙伴,在这里播下了第一颗种子。今年4月,借着当地活化老校资源的政策东风,这个全市首个专业射击训练基地正式扎根。4名退役军人教练员,把部队里的严谨作风搬进训练场,反复强调“心要静、抗压强、善自控”的门道。
13岁的余诗睿是这里的“新面孔”。练射击时间刚满一个月,这个曾经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如今能静下心来稳稳端起枪,专注瞄准一个多小时。“以前就爱打气球,总被说准,可没地方学真本事。”基地的成立圆了她的专业训练梦,她暑假天天泡在基地,“成绩进步时,那种成就感比考了100分还开心,还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
基地已经注册18名运动员,有咸宁城区本地娃,也有从崇阳、赤壁赶来的孩子。在今年的湖北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上,练习时间才两个月的基地学员刘伊涵取得了女子U14组第13名的成绩,达到了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让更多人看到老校舍里的“藏龙卧虎”。训练中,采用先进的激光模拟设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训练的专业性。学员们手持11斤重的训练枪,练的是臂力,磨的是性子,更是在日复一日的瞄准中,种下“沉稳”与“坚韧”的种子。
除了瞄准靶心,这里还是国防教育的“活课堂”。青少年研学、国防体育竞赛、党团建设活动轮番开展,让“爱国”“尚武”的种子在互动中生根。“不只是练出好成绩,更要练出好品格。”刘城说,他们盼着从这里走出的孩子,将来能代表咸宁、代表湖北站上更高赛场,更能带着这份“静与力”,走好人生每一步。
老校舍里的枪声是“无声”的,可退役军人团队埋下的种子,正在悄然生长出属于青春的力量。
(融媒体记者:王迪 通讯员:镇依妮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