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以前总觉得红白事不办热闹点,面子挂不住。听了快板,才明白节俭才是真体面!”7月31日一早,横沟桥镇社区广场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正在进行。
今年以来,横沟桥镇将移风易俗作为培育文明乡风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宣传载体、丰富活动形式等方式,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理念融入居民生活。
文艺搭台唱“新”声,寓教于乐入人心
“结婚嫁女莫攀比,男女双方记心里。说一千,道一万,红白喜事要简办。婚丧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7月31日,这场在社区广场举行的“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主题活动上,由横沟桥镇综合文化站创作的快板作品《移风易俗倡文明》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已经不是该作品的第一次亮相。今年5月起,这部道理通俗、融合横沟本土文化的文艺作品,由老年大学横沟分校的文艺骨干们带上横沟桥镇的各村(社区)的舞台。接地气的表演形式、朗朗上口的唱词,让节俭办婚丧、拒绝铺张浪费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形式很新颖、很有趣,比起枯燥的说教更容易让人接受。”长岭村村民熊常波在观看演出后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甘鲁村村民鲁敦喜发挥文艺特长,自发创作《移风易俗三句半》在村组群广泛传播;利民社区党组织书记谢春结合移风易俗与人居环境整治,创作方言顺口溜《社区新风来倡导 文明习惯要养好》,拍成短视频在朋友圈、微信群热传,收获一众好评。文艺创作的多元形式,成为倡树新风的响亮“号角”。
多元阵地齐发力,润物无声“育”新风
7月22日,利民社区暑期学堂里传出孩子们清脆的诵读声和欢笑声,一堂生动的“移风易俗小课堂”正在进行。横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通过故事、绘画等形式,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的观念,将文明的种子播撒进幼小心灵。活动现场孩子们围绕移风易俗主题创作的“我的家风”主题绘画作品,让移风易俗观念在“笔尖”传播。
今年3月,“醉美横沟”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横沟桥镇移风易俗倡议书》,并持续推出系列解读文章、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和宣传海报推文。
截至目前,横沟桥镇累计面向居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短信30000余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签订承诺书20000余份;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折扇500余把;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屋场会200余场;107国道旁、镇区诗歌广场等处设立主题宣传栏42处。这些覆盖广、传播快的宣传,让文明新俗的理念无处不在、触手可“达”。
机制护航固长效,文明之花次第开
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常态长效,横沟桥镇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指导各村(社区)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不办无事酒”等具体要求,纳入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的核心作用。目前,全镇16个村(社区)已完成修订。
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事前报备劝导机制。村民操办红白事前主动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上门宣传政策、提供节俭方案、引导签订承诺书;事中巡查提醒,按约简办;事后及时总结反馈。发挥党员干部等示范作用,及时介入引导,既尊重传统习俗,又有效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
下一步,横沟桥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各项工作,通过多措并举、久久为功,进一步创新形式、拓展阵地、健全长效,让文明新俗在横沟桥深深扎根、蔚然成风。
(通讯员:镇依妮 编辑:董盈 实习生:王景怡 责编:聂国力 编审: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