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1月4日上午,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长杨军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怎么看?咸安区结合自身实际怎么干?来看记者对市人大代表、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军平的专访。
市人大代表、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军平说
市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咸宁市情和发展特征,是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落地版”和“施工图”,是一份维护核心、提振信心、彰显初心、凝聚人心的好报告。报告提出“支持咸安区建设‘四个首善之区’”,这为咸安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军平表示,下一步,咸安区将按照报告的部署要求,拉高标杆、加压奋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中国桂花生态之城、产业之城、科技之城、文化之城,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一是聚焦补短板,在做强产业集群上拓展新空间。
着力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求突破,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凤凰科创园为依托,聚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集聚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对开发区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支持真奥药业、敏实汽车、华劲铝业、中港金属等头部企业技改扩规、科技创新,加快打造一批营收过5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
二是聚焦固底板,在提升功能品质上迈出新步伐。
作为咸宁市中心城区,咸安区将始终把提升城市能级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高标准完成温泉街道白茶片区全省首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推进44个老旧小区改造,继续建设一批智慧小区,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加快构建“大城管”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着力打造智慧、宜居、韧性城市。
三是聚焦锻长板,在打牢生态本底上厚植新优势。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发展规划为抓手,推进实施“一河两片区”流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淦河“百里画廊”建设,推深做实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集中精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让绿色生态成为最靓底色、最大优势、最硬品牌。
(咸宁台记者:李瑞丰 通讯员:徐少强 编辑:董盈 责编:余娅敏 编审:徐隽 熊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