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的过程如甘泉洗去心头的负荷,如清风拂去心头的尘埃。于此,人的心灵圣洁清澈。
与书有关的名人名言很多,但我最喜欢的句子还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清新高雅脱俗的气质哪里来?那就是浑身洋溢的书卷气息。作为一个退休男人,他可以不漂亮,月薪不高,但必须有气质,有精气神!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享受。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涵养一个人的气质,并有效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相信每个喜欢写作的人,没有不爱看书的。
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增长知识,提高素养,涵养思想。
好书是智者,与之交谈,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好书是哲人,絮絮低语,清泉流水一样能鉴人身心;好书的诗人,长歌短吟,让人南山在望,清香满怀;好书是学者,博古通今,诲人不倦,让人警醒,使人自省。
如果说心是一朵花,那么书就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拿一本书独坐静读,宛若心中有一陈小雨在丝丝缕缕地下,如有一种希望在发芽,生长,在雨的滋润下含苞吐蕾,清香四溢,恰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读书后的心灵,如春雨洗过的青山,干净清爽,象剔除瑕疵的美玉,晶莹透亮,纤尘不染。
在我的业余生活里,读书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当别人热衷旅游,玩游戏,刷微信的时候,我则喜欢静静地宅在家里,徜徉于书的海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闻着淡淡的书香,读着一篇篇精美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如痴如醉地吮吸着文化大餐,简直妙不可言。
忘不了,小时候母亲给我买盐的钱用来买小人书而被责骂;忘不了,我一边做饭一边看书,放了两次盐,结果把面条做得齁咸;忘不了,同学给我借书,一周刚过就紧着催要,生怕别人不还似的;忘不了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立马抄下来,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读书笔记;更忘不了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父亲带我去汀泗桥镇的图书馆借书看,痴迷读书,小小年纪的我就把眼睛看坏,比同龄人过早戴上了近视眼镜。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一个清爽高洁的人。因为经常处于一片净土之间,耳濡目染,心灵纯净,心胸开阔,也自然是一个思想纯粹,光明磊落的人。
读书的感觉,可以用海子的一句诗来形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个人成长的食粮。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语言和闪光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书籍把我们介绍给良师益友,使我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好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孙子的出生,家里的琐事杂事多了起来,一定程度挤占了我的读书写作时间。无奈,我忙里偷闲,趁着孙子读书去了或睡觉了或爱人带外面去玩的时间看看书,早晨和夜晚看看书。偶尔我也会因淘气的孙儿玩具乱放,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从而影响了我每日的读书写作而感到心情郁闷。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写作灵感,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一个人不读书,就像花朵不接受雨露,就像树木不沐浴阳光。一个人不读书,就像在旅途上失去了方向,就像在夜晚看不到星星。一个人不读书,就像在沙漠里跋涉而失去了水分,就像在夜幕里没有了光线。
芳华容颜会老,唯有气质藏人心。小的时候,我是个调皮小丑鸭,和高大的小帅高相比,夸赞的人少之又少。没想到,越到老,夸赞我的人反而多了起来。不止一个诗友同仁及同学对我说:虽然你个子不高,但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是个秀才范儿。还有同事说:是读书和写诗改变了你。别看着你已快奔七的人了,但看着比有些年轻人都精神。是啊,长相是父母给的,改变不了,但气质却可以通过读书得到提升。
书籍是平淡生活的调和剂,是让人心态平和,心情愉悦的一剂“良药”。希望社会形成一个人喜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用读书补足精神之钙。最后,让我们以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名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来勉励自己,放慢生活的脚步,泛舟书海,一起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享受“腹有诗书气自华”般豪迈人生吧!
(作者:周绪成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