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春风,吹开了花的芬芳,吹绿了树的葱茏,伴随着春风而来的还有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善举。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月。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咸安区教育局联合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2024年咸安区“学习雷锋·做时代新少年”主题征文比赛。全区在校中小学生围绕学习弘扬雷锋精神这一主线,记录身边平凡中蕴含伟大的人和事、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感悟、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思考,用小手拉起大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承上千年的传统美德,强调先人后己,正如人民英雄雷锋所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而中华传统美德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离不开中华人民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住在一墙之隔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邻居家的老奶奶经常喜欢在门口的梧桐树下晒太阳,和周围的孩子们聊天逗乐,那样慈祥亲切的性子让在附近玩耍的孩子们都十分喜爱这位年迈的老人,一来二去便渐渐熟络起来。每到下午,老奶奶便准时提着一个蛇皮带出门,当时虽有不舍,却也听话地没有过多询问。
直到有一天,临近傍晚,门外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一个年轻男子一脸无奈地责怨母亲为什么总要去捡垃圾,明明家中并不困难,老人无措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父亲有些看不过去,上前劝阻:“老人家想捡点垃圾补贴家用,不是关心你太累了吗?没必要这样!”周围人连声附和,觉得男人小题大做,而男人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原来邻居一家也曾有过一段困难的时期,每天靠捡垃圾为生,这样的经历支撑着他们走过了一段艰苦的路,尽管后来日子越过越好,母亲却留下了这个习惯。男人并没有忘记那段日子,但既是担心年迈老母亲的身体,更希望将这最后一丝希望被留给更多像他们曾经一样陷入困境的人们!
方才还斥责男人的人群顿时熄了声。或许,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儿子因为母亲捡垃圾而觉得丢脸的时候,而这个社会,早已将温暖的种子种在了每一个角落,悄悄生根发芽。
也许我们并不相识,从未谋面,但我们仍将善意藏在心间,润物无声地帮助着每一个人,让无数“雷锋”,在大地上燃起燎原之势!
(来源:咸安区横沟桥镇初级中学 洪凤瑶 指导教师:黄雨晴 编辑:李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