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广场,上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红马甲”志愿者团队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近年来,桂花镇结合本镇实际,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举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发展。
文明实践,注入文化生活新动力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感觉非常振奋,我将带动更多青年投身于农村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年力量。”白沙村党员刘纯根激动地说。
桂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地,强化思想引领,利用宣传栏、显示屏、横幅标语、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同时开展贴近群众生活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
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老观念
“好家风对下一代的培养也很重要,我要和他们多学学,家庭氛围好了,自家过日子也高兴!”柏墩村村民李阿姨这么说。
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问题,桂花镇立足自身实际,依法依规因地制宜修订完善15个村(居)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遵守社会公德、提升文明素养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策。对不文明行为、陈规陋习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约束性或惩戒性措施,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志愿服务,引领绿色人居新风尚
“做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用获得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日用品。”刚从刘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积分超市用30积分兑换了一大桶洗衣液的志愿者刘大妈自豪地说,“现在我的‘积分存折’上还剩40个积分,这周我还要再多做些志愿服务,把自己的积分攒回来。”
桂花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志愿者服务队40余支,坚持把志愿服务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紧密结合,整合全镇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并出台一系列志愿者激励措施,如针对志愿者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开展“最美志愿者”评选等,营造“好人受追捧、爱心有好报”的社会风气,真正实现让“德”者有“得”,“德”高者多“得”。
桂花镇近年来加大对农村主干路、农村电网提升改造,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利用志愿服务向群众宣传绿色环保思想,积极引导群众自觉树立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参与美化家园活动,营造浓厚保护、爱护环境的氛围,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短板,提升桂花“颜值”。
(通讯员:徐金良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