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一条条背街小巷平整通畅、一座座乡村院落整洁靓丽、一次次惠民活动温暖民心……如今,漫步在咸安区马桥镇,一股清新质朴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马桥镇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巨大变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气质”,文明新风“扑面来”
“以前无聊在家只能看看电视,现在闲暇时间可以去实践站参加活动、看看书、下象棋,春节、端午节还可以去看演出、包粽子,有趣得很,住在村里跟住在城里一样了。”钱庄村的钱大爷乐呵呵地分享道。
“我们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钱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介绍道,“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服务更加为民惠民,办好办实群众可感可及的身边事。”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马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更多单位、组织和个人加入志愿者行列,积极参与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新风,提升文明程度,彰显城市温度。
增加“颜值”,城市面貌“绽新颜”
近年来,马桥镇加强镇容镇貌改造,不仅进行建筑风貌改造,提升城镇文化内涵,让文化变“亮点”、村湾变“景点”,不断实现利民行、美民居、惠民生、便民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前很怕过马路,大车多,我走得慢,现在红绿灯修起来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说起让人印象深刻的变化,马桥镇严洲村的魏奶奶点名表扬亦石街路口的红绿灯。之前,马柏大道马桥段没有红绿灯,每当遇到上下班、学生放学等高峰期,道路车多,老人和小孩过马路常常担惊受怕。马桥镇立即与上级交通部门对接,通过实地调研、查看交通流量、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在马柏大道和亦石街交汇处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并完善相关交通安全标志、标线,有效保障辖区居民出行与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打造“品质”,幸福生活“比蜜甜”
在马桥老街,只见数名环卫工人正在用夹子、耙子等工具在路旁清理垃圾,树枝、塑料袋等垃圾。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公园广场、大街小巷都看不到垃圾和污水,随处可见的是环卫工人和志愿者辛勤的身影。”看着日益变好的生活环境,附近居民不禁赞叹,“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住起来也舒服多了!”
马桥镇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以深化实践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文明创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辖区内的清扫保洁、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广告店招、人居环境、河道溪流等进行整治提升,打造优美宜居宜商环境,谱写城乡和美新画卷。
(特约记者:杨文煌 通讯员:黄嘉程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