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开了花的芬芳,吹绿了树的葱茏,伴随着春风而来的还有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善举。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月。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咸安区教育局联合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2024年咸安区“学习雷锋·做时代新少年”主题征文比赛。全区在校中小学生围绕学习弘扬雷锋精神这一主线,记录身边平凡中蕴含伟大的人和事、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感悟、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思考,用小手拉起大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有那么一个身影始终屹立在民族之林中,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就是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这是雷锋日记上记录的两段话。作为咸安区马桥初级中学的一名七年级学生,这些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学习雷锋精神,引导着我成为一名新时代咸安热辣滚烫的追“锋”少年。
脚踏实地,做仰望星空的追星者
正值2024年春季开学之际,咸宁遭受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冰雪雨恶劣天气,那时的我正在心中担忧着是否能顺利开学,但马路上那隆隆作响的铲雪车、大街小巷里不分昼夜踊跃着的铲雪“红色马甲”、城市里井然有序的公交车、家长群里老师暖心的提示打消了我的顾虑,来到校园后,干净整洁道路、温馨敞亮的寝室、一尘不染的教室、恪尽职守的老师,让我有了宾至如归之感。道路两旁稍许的积雪以及它所带来的寒冷确实并未消融,但面对恶劣天气,那些默默奉献的咸安志愿者、公交车司机、老师们……却让我的内心一直热辣滚烫。雷锋精神延续至今,靠的是一代一代人薪火相传。也许作为少年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些在课本上的文字理论,但这些默默无闻的实干家与践行者的身影却让我对榜样的力量和“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新学期,我一定要多参与社区、学校、村组组织的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牢记为民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担起新时代少年责任。
攻坚克难,做学习上的优秀战士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追“锋”少年,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牢记“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无论如何也解不出来。我感到十分沮丧,正准备放弃时,我想起了雷锋同志的名言:“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我摒弃杂念,继续钻研这道题目,最终成功解决了难题。这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立足家乡,做文明建设的传播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新时代追“锋”少年,我们要心系家乡,关注咸安建设,结合咸安时事和自身能力作贡献。比如,咸宁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咸安创建“四个首善”之区、擦亮“中国桂花城”名片等重要工作。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要将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在学校里,我们要关心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共同进步。在家庭中,我们要孝顺父母,小手拉大手,充当文明使者,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在社会上,我们要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像榜样靠齐,努力学习,心怀国家,心系人民,立足家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雷锋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咸安热辣滚烫的追“锋”少年,为祖国的明天,为人民的幸福,为咸安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来源:咸安区马桥中学 王馨 指导老师:余鼎秦 编辑:王媛媛)